毽球运动,集合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由于毽球运动器械简单,同时对场地要求不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娱乐、健身两不误的项目中来。
地方协会发挥引导作用
日前在北京结束的2010年中国毽球公开赛上,山东省淄博市毽球协会率领6支45人的团队前来参赛,并包揽了社会组女子团体冠亚军和男子团体季军。“没想到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竞技水平提升快,对我们的工作也起到了推进作用。”淄博市毽球协会秘书长于向阳介绍说,毽球在淄博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受到了许多淄博人的喜爱,每年淄博都会举办毽球锦标赛。淄博市毽球协会自今年2月成立以来,会员队伍不断扩大,从最初的118人,已经发展至526人。协会不仅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还提出了发展步骤。从巩固参与竞技毽球人数,到号召更多人参与毽球运动,再到开展“毽球进校园”活动等,协会希望通过举办赛事和活动等方式,“提升会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打造毽球协会品牌,推动毽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地方协会的努力对一个项目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像此次比赛的承办单位北京毽球协会就在致力于重新振兴北方地区的毽球运动,中国毽球公开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策划推出的,赛事吸引了22支社会组代表队,以及11支高校组代表队共285人前来参赛。
各队参赛重在交流提高
“没法儿和专业队比。”虽然大秦铁路毽协代表队队员王治国谦虚地表示,自己不如高校代表队厉害,其实他们可是社会组中的强手,在此次毽球公开赛上获得了男子团体冠军。33岁的王治国也可谓大赛经验丰富,他曾经参加过全国锦标赛、铁道部毽球赛、民运会等赛事,也获得过不错的成绩。这次他和队友都是自费来的,比赛一结束就得赶回去,因为明天还要上班。
被大家誉为“专业队”的北体大代表队此次包揽了公开赛高校组男子和女子团体赛的两个冠军。这支队伍的大多数队员是北体大武术学院的学生。08级的王冠捷告诉记者,去年冬天学开始训练,起初有50人,同学们每天早上6点就要训练,春节、十一还要集训,坚持下来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12人的“精英部队”参加了今年北京市的民运会,而他们更大的目标是在2012年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
利用赛事助推毽球发展
起源于中国的毽球运动,至今已有26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竞赛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全国锦标赛、职工赛、学生赛、国际邀请赛等竞赛制度的相继建立,毽球运动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全国体育大会、全国农民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体育项目的发展规律显示,只有进行竞赛才能提高水平,多举办赛事可以为各地毽球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促进项目发展。近日举行的2010年中国毽球公开赛是自毽球运动开展以来,首次以“公开赛”命名的大型赛事,开创了毽球竞赛的新思路。
与此同时,由于毽球易参与、有对抗的特点,也深受群众喜爱。正像国际毽球协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晓敏所言,小毽球可以发挥大作用,要让毽球为全民健身服务,为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发挥作用。
目前,毽球运动已经走出国门,在亚洲、欧洲等多个国家开展起来,并成立了国际组织,建立了世界锦标赛制度。(实习记者 李雪颖)
|